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逐浪争“鲜”千帆竞 向海图强绘“蓝”图

发布时间:2025-08-16 08:09:00 浏览:0

汕尾坐拥881个岛屿、怀抱2.39万平方公里海域,渔业资源丰饶。余浩帆 摄

渔船停靠在品清湖畔。 余浩帆 摄

渔民调试渔船设备,为开渔做准备。陈保良 摄

中广核“伏羲一号”海洋牧场。资料图片

八月的汕尾,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轻抚着455.2公里蜿蜒的海岸线。波光粼粼的品清湖畔,上千艘渔船桅杆如林,蓄势待发;繁忙的马宫渔港内,工人们正俯身细致检查着缆绳与渔具,为扬帆远航做最后的准备。在这座坐拥881个岛屿、怀抱2.39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滨海之城,一场千帆竞发、向海争“鲜”的壮阔图景徐徐铺展。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作为全省6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汕尾锚定“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以实施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牵引,坚持“海洋强市、融湾先行”,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市场导入,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从种业源头到深远海养殖,从智能装备到精深加工,一条完整的蓝色产业链条正在汕尾这片热土上加速成形,“天下海鲜 汕尾领‘鲜’”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项目为王奠定产业根基

在汕尾马宫南江牡岛海域,碧波之下,10万斤鮸鱼苗在9口重力式深水网箱中茁壮成长。这是今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华润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创新构建“鱼—贝—藻协同共生系统”。

“鮸鱼排泄物滋养牡蛎和海带,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改善水质,形成生态闭环。”项目负责人向江波介绍,项目同步推进300公顷牡蛎立体养殖带,预计年增产1万吨,生态碳汇区年固碳量可达1500吨,未来有望纳入碳交易市场。

走向深远海,是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必然方向。然而,远海的风浪考验与鱼种适应性、台风灾害应对等难题如何破解?在汕尾后湖海上风电场,巍然矗立的“伏羲一号”海洋牧场,用前沿的“黑科技”书写着答案。

步入这个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科研人员正通过海底摄像头监测养殖情况。“‘伏羲一号’的养殖水体达到6.3万立方米,为许多需要开阔水体的高速巡游型鱼类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科研主管刘固固说。其抗台风能力更是令人惊叹:坚固的桩基结构、总重达1500吨的桩基加上750吨的平台,赋予它直面17级超强台风的硬核实力。

优质的海水资源,也为陆基养殖打开了新天地。汕尾成功引进全省首个中挪陆基三文鱼养殖项目,由汕尾市百千万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挪威巴林渔业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31亿元,建设三文鱼陆基养殖设施,计划从挪威引进三文鱼卵到汕尾进行孵化、繁殖和培育,填补区域高端水产养殖空白。

近年来,汕尾坚持“资源换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招引中广核、华润、华电、深能源等央企国企投资建设风渔融合项目,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汕尾共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4个,总投资约36亿元,同时储备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0个、预计总投资约99亿元。今年将完成300个以上重力式网箱及3个桁架类网箱平台建设,初步构建集育种、养殖、科技、加工、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让“沧海变良田”。

政策护航助力产业腾飞

产业的腾飞,离不开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汕尾聚焦用海用地、养殖证办理、金融保险等关键环节,密集出台《关于加强汕尾市海洋牧场海洋资源要素保障的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建设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若干财政支持政策》等多项制度,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创新多元投入机制、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确保企业“有信心”、项目“落得下”。

规划引领,方能行稳致远。今年2月,汕尾率先完成全省首部市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4—2035年)》,系统构建陆海接力、岸海联动、港产城旅融合的发展体系。该规划科学划设22片养殖区、743.74平方公里海域,通过“多规联动”整合空间资源,实施“标准园”管理,为“拿海即开工”奠定基础。目前,19片海域已完成部门协调,13.2平方公里“生海”加速转化为“熟海”。

法治保障,注入持久动能。8月初,《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促进条例》(下称《条例》)通过。《条例》共二十六条,对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发展、要素保障、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聚焦规范功能区建设、水产种业振兴、养殖发展、现代海洋装备、初级及精深加工、冷链冷藏、渔旅融合发展、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滨海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打造支撑汕尾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引擎”。

科技驱动,税惠添力。汕尾税务部门以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契机,组建“税助蓝海”工作专班,制定《税收支持“海洋强市 融湾先行”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一对一”加强对海洋牧场建设主体的服务管理,精确推送红利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全链布局引领产业升级

8月13日,汕尾华润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奠基仪式现场彩旗招展。该产业园以“绿色海洋食品加工”为核心,规划建设水产品加工中心、海洋牧场研究院、预制菜及调味料研发加工中心及现代化冷链物流设施,着力构建“精深加工+预制菜研发+冷链物流”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将有效填补大湾区海洋食品高端加工的空白。据估算,项目投产后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年产值将超1.5亿元。

这仅是汕尾做强海洋牧场全链条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汕尾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牧场与渔港经济区建设协调并进,以汕尾(马宫)渔港经济区、陆丰渔港经济区为服务核心,推动长沙湾海洋牧场经济带和碣石湾海洋牧场经济带加速形成,串联起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水产品交易的完整链条。

海水种业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源头,亦是海洋牧场的“蓝色芯片”。汕尾以捷胜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为核心,逐步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先后引进海兴农捷胜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汕尾大华海水育种中心、汕尾海泽慧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笠方华劲育苗基地等多个项目,将建成育苗场7个,育苗面积达500亩以上,打造涵盖生蚝、海鲡鱼、海胆、午鱼、石斑鱼、东风螺等多种苗种,预估年供种能力可突破50亿尾(粒),种业产值可达3亿元。

随着海洋牧场产业链不断延伸,海洋文旅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百岛十滩九湾”的资源禀赋、清澈见底的海水水质、美味可口的海鲜大餐、丰富多样的海上运动,成为汕尾打造中国滨海旅游最佳目的地的“流量密码”。为丰富游客体验,汕尾创新消费场景,精心策划推出“跳岛游”文旅项目,以龟龄岛、江牡岛、芒屿岛为核心,开拓集观光、潜海体验、海洋运动、科普、美食、滨海运动于一体的跳岛观光旅游。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赛事举办地,汕尾在“五一”假期推出“爱运动 来汕尾”海上运动体验活动,双体帆船、摩托艇、皮划艇、桨板、“香蕉船”、“小黄鸭”等多种海上运动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科技引擎,驱动未来。6月29日,中山大学与汕尾市共建的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正式签约揭牌,旨在打造集农业生物制造研发、成果孵化转化、专业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综合体。目前,中山大学首批海洋牧场水产动物育种团队等科研力量已入驻汕尾,将聚焦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为汕尾海洋牧场向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提供核心科技引擎。

品牌崛起打开产业格局

“汕尾海鲜一小时直达深圳,一个半小时直达广州。”连日来,《一条鱼的大湾区之旅》专题片在汕尾人的朋友圈中刷屏。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的积极推动和全媒体矩阵的强势传播下,汕尾海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海产品的核心供应地。

红目鲢、马鲛鱼、白鲳鱼、石斑鱼……在汕尾海鲜深圳推介会上,各种鲜活肥美的海鲜引来不少深圳市民驻足拍照。推介会现场设置现场烹饪、试吃品鉴、展示、供采对接、市场考察等环节,吸引50余家市场商户及100余家深圳地区餐饮、酒店、商超等渠道采购负责人到场面对面洽谈,促进深汕两地企业加强沟通、共同发展。“汕尾海鲜不仅是一张美食名片,更是连接两地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深圳市汕尾商会会长黄耀文在推介会发言中表达了对深汕水产合作的期待。

紧抓深汕对口帮扶协作机遇,汕尾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的协调下,积极推动“汕农领鲜”区域公用品牌与深圳“圳品”高标准体系深度对接,加大“圳品”认证培育力度,为汕尾海鲜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铺设了高品质通道。

高端市场需要高端品牌。今年5月,汕尾出台《汕尾市推动“三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海鲡鱼、紫海胆、晨洲蚝三大标志性海产品,从种业研发、企业培育、加工升级、品牌建设、金融支持及人才培养六个方向发力,构建集研发、养殖、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功打入京津冀、长三角高端市场,让千里之外的食客也能第一时间品尝到“汕尾鲜”。

眼下,一年一度的开渔盛典如期而至,这既是千帆竞发的号角,也是汕尾展示海洋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的绝佳舞台。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围绕“天下海鲜 汕尾领‘鲜’”“坐着高铁来赶海”等IP,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助推海纳金滩民宿小镇等6个基地纳入省总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发布12条“游学养”精品线路,充分激活蓝色文旅消费新场景,将“吃海鲜”升级为“吹海风、玩海水、喝海咖、住海宿、赏非遗”的全域文旅盛宴。

汕尾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5倍;海岸线长455.2公里,居广东省第二、粤东第一;分布有汕尾渔港、遮浪渔港、碣石渔港等10多座优良港湾。

汕尾渔业资源丰饶,鱼、虾、蟹、贝、藻类齐全,水产品资源有14类107科860多种。

2024年汕尾水产品总产量约62.79万吨,总产值达到145.1亿元。

2025汕尾开渔文旅

活动预告

1.开渔启动仪式

时间:8月16日上午

地点:市城区海港文旅码头

2.汕尾海鲜美食集市

时间:8月16日至18日

地点:市城区海港文旅码头

3.开渔盛宴

时间:8月16日18时至20时

地点:汕尾市体育中心

4.“汕尾味道”夜市推广

时间:8月16日至30日,每天20时至23时

地点:市城区二马路

5.省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走进汕尾暨开渔文艺晚会

时间:8月16日20时至22时

地点:马思聪艺术中心

6.海陆丰戏剧展演

时间:8月16日至31日,每周六20时至21时30分

地点:小岛渔村水吧街

7.汕尾夏日沙滩音乐嘉年华

时间:8月16日至17日,每天18时至23时

地点:市城区海滨西沙滩公园

8.汕尾激情冲浪嘉年华

时间:8月23日至24日

地点: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

海边路冲浪区

9.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暨第十二届台青岭南行汕尾百里滨海湿地骑行活动

时间:8月16日

地点:市城区

撰文:陈欣欣

编辑统筹:羊建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