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雨水多,经常出现闷热的天气。那么,这个季节该如何养生呢?
1
养心关
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消耗也随之加大。一到夏天,很多人都会感觉浑身不适,精神萎靡。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心主血脉并主神志,此时养心应注重两方面,一是养护血脉,一是调整睡眠。
养护血脉:养护血脉方面,建议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适当多吃洋葱、蘑菇、木耳、牛奶、莲子、豆制品等。
尽量做到养心安神,平时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预防动脉硬化。
调整睡眠:睡眠能养精养气,能健脾益胃,亦能健骨强筋。按照中医所说,晚上休息不好,就易导致“阴阳失衡”。
夏季里昼长夜短,很多人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白天无精打采。
因而,晚上尽量不要熬夜,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此外,适当午睡,利用午睡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也可帮助恢复精气神。
2
养阳关
此间人体阳气旺盛,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以防阳气外溢,消耗过多,使人处于内虚状态。所以要少吃冰凉的食物以及减少使用空调,也可适当进行艾灸。
3
祛湿关
夏季湿气重,湿邪最易侵袭人体的脾脏。湿邪困脾,久之易伤心阴。
夜间用热水泡脚,并做适当按摩,能够很好地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滋补元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延缓衰老的目的。
但需注意,夏季泡脚,微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度将有损心气。
4
饮食关
气候湿热,使人容易感到头昏脑涨,并且引发抑郁、倦怠、胸闷、没胃口等不适反应。
这一时节,饮食需节制,切不可贪食、过量。宜食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具有消热祛湿作用的食物。
唐朝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具有凉苦发散性质的蔬菜,也是很好的选择。如芹菜、番茄、苦瓜、丝瓜、绿豆等。
5
情绪关
气候炎热,极易使人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情绪的波动,容易加重心火,不利身体康健。
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气血缓和。因而应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来源: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