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400多年的古石桥,凭什么与大名鼎鼎的赵州桥齐名?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能让张三丰在此修道?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为何在这里取景?今天带你走进福泉,登贵州八达岭,打武当太极拳。

明朝平越卫,今天叫做福泉。福泉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它真正的存在感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时,这里成为控扼滇黔通道的战略据点。

福泉市润泉集团总经理李啟民说:“我的先祖是明威将军李整,他的故事一直留在我们家族的记忆里。这些年我从事文旅相关工作,开展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推动非遗传承。先祖用生命守卫祖国疆土,而我们则用热血延续着文化根脉。”

“沙河,就是我们当地在古代时候的护城河,可以说它是桥,也可以说它是城。因为有战事的时候,我们就把上游下游的三孔拱桥的水闸起来,闸起来以后这里就变成湖泊了,太平盛世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桥梁。”李啟民说。

小西门水城又被誉为“贵州八达岭”,它设计精妙,工艺精湛,利用水势增强防御,是明代因地制宜军事智慧的经典案例。

“葛镜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辞官回乡的官员葛镜倾尽家财,耗时三十年,历经三毁三建而成。
李啟民介绍:“葛镜桥的第一个特点,叫绝壁起拱;第二个特点,叫借礁筑墩;第三个特点,叫干打垒砌。关键的桥拱,石头与石头之间有古代的粘合剂,其他地方直接是用石头和石头挨在一起就可以了,它是一个后来我们非常重要的茶马古道节点。最为重要的是1939年的时候,国立交大当时来到福泉办学,它的校长是我们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当年茅以升先生带着学生们上课搞科研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他们最青睐、最喜爱的一个地方。经过茅以升先生的科学测算,这座桥是非常坚固的。”

这里是《流浪地球》的一个取景地——贵州磷化集团穿盐洞矿。福泉是中国重要的磷矿以及磷化工产业基地,它有“亚洲磷都”之称。穿岩洞矿旁的谷龙村,这些年凭借磷矿资源开发的优势,成为经济发达的“黔南第一村”。


这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还保留着表演阳戏的传统。福泉阳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仕发说:“从小我就听爷爷和父亲唱戏,以前阳戏主要靠口耳相传,不方便学习。现在我把它整理成书本,并且还带领团队进校园、景区、社区,开展公益性演出,也做抖音直播,让阳戏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用大家喜欢的方式演阳戏,让它传承下去。”

福泉阳戏主要演绎神话故事和世俗生活,用以驱邪避疫、祈福消灾,在表演形式上与屯堡地戏具有相似性。

“阳戏和地戏的区别是,地戏把面具戴在额头上的,但是阳戏戴的面具是正戴的,还必须要戴上红色的头巾。就像分阴阳一样,有天就有地、有男有女的这种感觉。”周仕发说。

民间传说,道家代表人物张三丰曾在福泉山修仙得道,他将内丹修炼之法与传统武术相融合,创造了太极拳。虽然众说纷纭,但在福泉市,太极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福泉市老年大学太极拳教师张琴说:“10年前,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身体不太好。学了太极拳以后,身体越来越健康,后来还到老年大学教太极拳,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以前看到老师打太极拳,很大气、优美,我被它的形所吸引,现在我一直在学习,打出它的神韵。我认为学习太极拳是没有毕业证的,要学一辈子。”


在这座涌出福泉的古城,明代古桥横跨岁月长河,太极宗师穿越光阴云图,当《流浪地球》邂逅亚洲磷都的奇幻矿坑,当神秘的阳戏在直播间激发弹幕,古老与现代激情碰撞,这里是明朝档期上线的福泉大片,上演着六百年坚守的传奇,以静制动,固若金汤。

记者: 龙菊珍